1、《規程》對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統有何規定?
答:礦井必須設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統。井下消防管路系統應當敷設到采掘工作面,每隔100m設置支管和閥門,但在帶式輸送機巷道中應當每隔50m設置支管和閥門。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須經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消防用水同生產、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時,應當有確保消防用水的措施。
2、井下有害氣體有哪些?
答:氧化氮、一氧化碳、氨氣、二氧化硫、硫化氫等。
3、滑體?
答:滑坡產生的滑動巖體。
4、薄煤層?
答:地下開采時厚度1.3m以下的煤層;露天開采時厚度3.5m以下的煤層。
5、中厚煤層?
答:地下開采時厚度1.3~3.5m的煤層;露天開采時厚度3.5~10m的煤層。
6、厚煤層?
答:地下開采時厚度3.5m以上的煤層;露天開采時厚度10m以上的煤層。
7、近水平煤層?
答:地下開采時傾角8°以下的煤層;露天開采時傾角5°以下的煤層。
8、緩傾斜煤層?
答:地下開采時傾角8°~ 25°的煤層;露天開采時傾角5°~ 10°的煤層。
9、傾斜煤層?
答:地下開采時傾角25°~ 45°的煤層;露天開采時傾角10°~ 45°的煤層。
10、急傾斜煤層?
答:地下或露天開采時傾角在45°以上的煤層。
11、主要運輸巷?
答:運輸大巷、運輸石門和主要絞車道的總稱。
12、運輸大巷?
答:為整個開采水平或階段運輸服務的水平巷道。開鑿在巖層中的稱巖石運輸大巷;為幾個煤層服務的稱集中運輸大巷。
13、老空?
答:采空區、老窯和已經報廢的井巷的總稱。
14、沖擊地壓?
答:井巷或工作面周圍煤(巖)體,由于彈性變形能的瞬時釋放而產生的突然、劇烈破壞的動力現象。常伴有煤巖體拋出、巨響及氣浪等現象。
15、進風巷?
答:進風風流所經過的巷道。為全礦井或礦井一翼進風用的叫總進風巷;為幾個采區進風用的叫主要進風巷;為1個采區進風用的叫采區進風巷,為1個工作面進風用的叫工作面進風巷。
16、回風巷?
答:回風風流所經過的巷道。為全礦井或礦井一翼回風用的叫總回風巷;為幾個采區回風用的叫主要回風巷;為1個采區回風用的叫采區回風巷;為1個工作面回風用的叫工作面回風巷。
17、分區通風?
答:又稱并聯通風,指井下各用風地點的回風直接進入采區回風巷或總回風巷的通風方式。
18、串聯通風?
答:井下用風地點的回風再次進入其他用風地點的通風方式。
19、擴散通風?
答:利用空氣中分子的自然擴散運動,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方式。
20、循環風?
答:局部通風機的回風,部分或全部再進入同一部局部通風機的進風風流中。
21、上行通風?
答:風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下向上流動的通風方式。
22、下行通風?
答:風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上向下流動的通風方式。
23、瓦斯?
答:礦井中主要由煤層氣構成的以甲烷為主的有害氣體。有時單獨指甲烷。
24、瓦斯涌出?
答:由受采動影響的煤層、巖層,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間均勻地放出瓦斯的現象。
25、瓦斯((二氧化碳)噴出?
答:從煤體或巖體裂隙、孔洞或炮眼中大量瓦斯(二氧化碳)異常涌出的現象。在20m巷道范圍內,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1.0m3/min,且持續時間在8h以上時,該采掘區即定為瓦斯(二氧化碳)噴出危險區域。
26、煤(巖)與瓦斯突出?
答:在地應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巖和瓦斯由煤體或巖體內突然向采掘空間拋出的異常的動力現象。
27、保護層?
答:為消除或削弱相鄰煤層的突出或沖擊地壓危險而先開采的煤層或礦層。
28、礦井正常涌水量?
答:礦井開采期間,單位時間內流入礦井的水量。
29、礦井最大涌水量?
答:礦井開采期間,正常情況下礦井涌水量的高峰值。主要與人為條件和降雨量有關。
30、不燃性材料?
答:受到火焰或高溫作用時,不著火、不冒煙、也不被燒焦者,包括所有天然和人工的無機材料以及建筑中所用的金屬材料。
31、跑車防護裝置?
答:在傾斜井巷內安設的能夠將運行中斷繩或脫鉤的車輛阻止住的裝置或設施。
32、保險閘?
答:在提升系統發生異常現象,需要緊急停車時,能按預先給定的程序實行緊急制動裝置,也叫緊急閘或安全閘。
33、檢漏裝置?
答:當電力網路中漏電電流達到危險值時,能自動切斷電源的裝置。
34、三專兩閉鎖?
答:三專兩閉鎖是指專用開關,專用電纜、專用變壓器、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
35、欠電壓釋放保護裝置?
答:即低電壓保護裝置,當供電電壓低至規定的極限值時,能自動切斷電源的繼電保護裝置。
36、阻燃電纜?
答:遇火點燃時,燃燒速度很慢,離開火源后即自行熄滅的電纜。
37、粉塵?
答:煤塵、巖塵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塵的總稱。
38、保護接地?
答:在井下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將電氣設備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外殼、構架)等,用導線與埋在地下的接地極連接起來,稱為保護接地。
39、隔爆?
答:當電氣設備外殼內導電部件產生的電火花使外殼內可燃性氣體發生爆炸時,決不能引起設備外殼外部周圍可燃性氣體混合物發生爆炸和燃燒。
40、失爆?
答:隔爆電氣設備外殼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41、固定線路?
答:長期固定不移動的運輸線路。
42、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一)瓦斯濃度在5%~16%。(二)引火溫度為650~750℃。(三)有足夠的氧氣,空氣中的含氧量在12%以上。
43、安全生產工作方針?
答: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44、一般入井人員必須戴的四件物品?入井人員三個嚴禁?
答:入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隨身攜帶自救器、標識卡和礦燈,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前嚴禁喝酒。
45、新《規程》對控制新建、改擴建礦井開采強度有何要求?
答:新建大中型礦井采深(第一水平)不超過1000米,改擴建大中型礦井采深不超過1200米,新建、改擴建小型礦井采深不超過600米;同時生產的水平不得超過2個。
答:刪去了“年產6萬噸以下(不含6萬噸)的礦井采用單回路供電時,必須有備用電源”的要求,實現了大小礦一個標準,有利于推動小煤礦淘汰退出。
47、什么是專用回風巷?
答:在采區巷道中,專門用于回風,不得用于運料、安設電氣設備的巷道。在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區,專用回風巷內還不得行人。
48、新《規程》中關于嚴禁使用專用排瓦斯巷的具體要求?
答:嚴禁使用專用排瓦斯巷。吸取2009年山西焦煤集團屯蘭煤礦專用排瓦斯巷“2• 22”爆炸事故教訓,專用排瓦斯巷在排放瓦斯時濃度不可控,實際會形成“瓦斯庫”。刪除專用排瓦斯巷規定,就是要倒逼企業落實瓦斯先抽后采要求,實現抽采達標、抽掘采平衡,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礦重特大瓦斯事故發生。
49:帶電搬遷?
答:設備在帶電狀態下進行搬動(移動)安設位置的操作。
50、固定式電氣設備?
答:除移動式和手持式以外的安設在專門基礎上的電氣設備。
51、每個生產礦井必須至少有幾個能行人的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各個出口間的距離不得小于多少米?
答:必須至少有2個能行人的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各個出口間的距離不得小于30m。
答:嚴格限制各類礦井的采深、同時生產水平數、礦井通風方式、突出礦井和沖擊地壓礦井開采,嚴禁非正規開采,提高了礦井通風、提升、運輸、排水、壓風、供電、監控、通訊等系統的要求,嚴格機電設備選型和安全防護等要求;進一步明確了礦井安全避險系統、人員位置監測系統和井下應急廣播系統的建設要求;在修訂過程中,要求每一條款盡量明確、具體,刪除了“可靠的”“確保”“保證”等表述,進一步增強《規程》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和可監察性。
53、新《規程》對框架結構有何修改?
答:調整了《規程》的框架結構,由四編擴增為六編,結構更趨合理。將煤礦救護拓展為應急救援,單獨作為一編,從法規層面進一步要求企業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救援隊伍、裝備的建設和配備;增加了地質保障一編,注重強化煤礦災害地質因素探測,從預防事故出發,在煤礦建設、生產活動的全過程提供基礎保障。
54、新《規程》對職業病危害防治內容有何改動?
答:明確當瓦斯超限達到斷電濃度時或發現突出預兆時,班組長、瓦斯檢查工、礦調度員有權責令現場作業人員停止作業,停電撤人。完善了職業病危害防治內容,突出做好防降塵和職業健康保護工作,提高了采掘設備內外噴霧工作壓力,增加了井下熱害防治、作業場所噪音和有害氣體監測和防護的要求,增加了職業健康監護和管理內容。注重與相關規定的一致性。
55、隱患?
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人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
56、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出入井哪些制度?
答:入井檢身和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
57、采裝?
答:用挖掘設備鏟挖土巖并裝入運輸設備的工藝環節。
58、安全標志?
答:在安全區范圍設置的醒目記號和裝置。
59、塌落?
答:邊幫局部巖體突然片落的現象。
60、接地電阻?
答:接地電壓與通過接地極流入大地電流值之比。
61、礦井水文地質工作探查的方法有幾種?
答:(1)物探;(2)鉆探;(3)化探;(4)水文地質實驗等。
62、手持式電氣設備?
答:在工作中必須用人手保持和移動設備本體或協同工作的電氣設備。
63、新《煤礦安全規程》的重要意義?
答:《規程》在煤炭行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在煤礦安全生產領域居于主體規章地位,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是安全監管監察執法的重要依據,是規范煤礦安全管理行為的重要準繩。這次《規程》的修訂,系統總結了近年來發生的各類煤礦事故教訓,體現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體現了我國煤礦先進生產力水平和科技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體現了煤礦安全生產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