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千載難逢,機遇稍縱即逝”
8月21日,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煤礦安全檢查局黨委書記/局長黃玉治在煤礦機器人專題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說了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這次論壇是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的一部分,也是煤礦行業在這一世界級大會上的首秀。有關部門、國家工程院、學校、行業龍頭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規格級別之高、歷年行業論壇中少有。
論壇會場座無虛席,3個多小時的會議,很多觀眾是站著聽下來的。手機拍照喀嚓聲此起彼伏。
論壇代表從各自專業角度,描繪了當前一幅“煤礦智能化”的立體全景圖。
煤礦機器人研發應用
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黃玉治在主旨發言中指出:“煤礦機器人研發應用,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對煤礦智能化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為煤礦智能化指明了方向。
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對開展能源改革技術革命進行了部署,列在首位的是智能化煤礦建設。
2018年10月,國家有關部委也將煤礦機器人崗位替代納入30億國債資金支持范圍。將煤礦機器人納入先進適用技術裝備遴選范圍。
2019年1月,國家煤礦安監局制定并發布了《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在全世界率先構建了煤礦機器人技術體系。
企業機構的創新
是推動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論壇嘉賓一致認同:煤礦機器人的研發應用,是實現煤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煤礦機器人應用,是煤炭開采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9年8月14日,國家煤礦安監局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力合作研發煤礦機器人
2019年7月,中國煤炭協會、中國煤科等27家單位,成立了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聯盟,致力解決煤礦智能化關鍵技術問題。
2018年10月,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與新松機器人公司公司聯合成立機器人研究院,推動無人掘進工作面,智能巡檢機器人、放頂煤智能開采等項目落地。
哪里有問題
哪里就有機遇
本次論壇資料顯示:截止目前,全國有152個處煤礦已建成183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有巡檢、選矸等19種機器人在煤礦井下應用。掘進、噴漿、搬運等10余種機器人已立項研發。發展勢頭迅猛。
但是,與航天、軍工、高鐵、物流、電力等行業相比,煤礦機器人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許多問題,有關法規標準不夠健全。183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僅占正常生產煤礦數量的5.38%;大量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例如,煤礦井下爆炸性氣體環境中輕量化新材料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鋰離子電池在井下的充電安全性還得不到有效保障,井下狹長巷道空間內無線通訊的傳輸距離有限,在井下無GPS信號環境下機器人的導航定位精度不高等;人才隊伍還不能完全滿足發展需要。
問題往往預示著機遇。本屆論壇出現了一些以前和煤礦完全不搭界的面孔,他們比別人更早看到這一風口。
聯想集團。一個煤礦行業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出現在本次論壇上。熟悉,是因為它的名氣大,連續九年登錄全球500強;陌生,是因為這個品牌從來沒有和煤礦有任何瓜葛。
而正是這樣一家企業,已經完成了煤炭行業的實際應用。
據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戴煒介紹,他們已經和陜煤集團進行深度合作,為其最新研發的采煤機提供信息化技術支持。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 戴煒發表觀點
華為云也出現在本次論壇中,這次他們還在機器人大會上開設展位,直接展示其較為成熟的煤礦智能化產品“煤礦大腦”。
據統計,全國煤礦總數約5700個/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僅占正常生產煤礦數量的5.38%。根據王國法院士提出的“智能礦山階段性發展目標”,2035年礦井主要崗位基本實現機器人化。那么,在此之前,最少有5000個/處煤礦改造的機遇,這幾乎是整個行業的全面機遇。